世界上最長的無人駕駛地鐵系統首階段落成的地鐵線在迪拜啟用,迪拜成為波斯灣地區首個有地鐵通行的國家。這個發展神速的阿聯酋第二大酋長國也成為中東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建設的楷模。
迪拜的地鐵系統到2020年全線建成后,將長達318公里,由四條地鐵線組成,其中耗資76億美元(約105億新元)建造的兩條線預計在今明年全面通車。
應用案例:RFID讀寫器應用于上海環衛車輛管理
嶄新的交通設施不但成為波斯灣地區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也將讓阿拉伯人逐漸習慣于使用公共交通,更間接促使鄰國也積極推動這方面的發展。
籌建全球最大城市鐵道網
MEED較早前發表報告指出,迪拜地鐵開通意味著大眾運輸系統的時代終于降臨這個區域。據估計,波斯灣國家正籌建總長超過500公里的輕軌和單軌列車系統,相信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城市鐵道發展計劃。
比迪拜更富裕的阿布扎比不久前宣布,接下來五年,在公共交通方面計劃投資680億美元,包括斥資70億美元鋪設131公里的地鐵系統,銜接市區和國際機場等地。建造工程預計明年開始,首階段地鐵線估計在2015年通車。
當局還計劃把阿布扎比和迪拜的地鐵軌道連接起來,最終銜接阿聯酋其他城市及波斯灣國家。中東其他國家也有意效仿,打造更完善的公交網絡。
總部設于倫敦的國際商業視窗(BMI)研究機構最近發表的報告說,波斯灣合作委員會(GCC)成員國將在未來10年大興土木,投資近1200億美元建設基礎設施,其中九成以上將用來發展地鐵和鐵路。阿聯酋、沙地和卡塔爾的投資額最顯著,沙地計劃投入250億美元擴大鐵路系統,增建另外3900公里的軌道。有意申辦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的卡塔爾也準備提升公交設施。
由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地和阿聯酋組成的波斯灣合作委員會,早前已同意合資建造跨邊界鐵路網絡,提供往返各國的高速列車服務。這些有石油作為經濟后盾的波斯灣國家,在投資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明顯比其他國家占優勢。
城市規劃以長期發展為目標
迪拜密德塞克斯大學經濟與國際商業系副教授費爾南德斯博士(Cedwyn Fernandes)受訪時說,阿聯酋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為了應付中期的經濟增長需求,以確保經濟可持續增長。
他舉例說,阿布扎比的2030年發展藍圖是以310萬人口為依據;迪拜人口到了2020年則估計會增加到550萬人;沙迦(Sharjah)也增長快速,因此需要建造鐵路把這些阿聯酋國家銜接起來。
費爾南德斯說:“迪拜常說,只要建好了,需求就會來。有些人在經濟衰退時會對這個說法質疑,但迪拜的經濟模式健全,只要世界經濟擺脫萎縮,目前供過于求的現象就會消失。”
他指出,與歐美國家最不同的是,中東地區的城市規劃是以長期發展為目標,而不是著眼于短期目標、爭取選票。
國際公共交通聯合會(UITP)設于迪拜的中東與北非辦事處主管納賽爾指出:“經濟發展與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必須是同步的,你可以建造大型購物商場或IT城等商業模式,但如果你沒有良好的大眾運輸系統,方便人們快速往來各地點,也是事倍功半。”他說:“三年前的迪拜,如果你要趕去開會,得提前兩三個小時出門,不然會困在車龍里而遲到。公共交通是支撐城市發展的最重要工具。”
納賽爾說:“今天開始建設公交網絡總好過明天才動工,因為今天的建造費總是會比明天便宜……當然,這也關系到環保問題,確保我們享有可持續性的發展。”
UITP是全球最具規模的公交運輸組織之一,它每兩年舉行一次的世界大會及展覽,將在明年4月首次在中東舉行。迪拜擊敗新加坡和墨爾本,爭取到這項大會的主辦權。#p#分頁標題#e#
迪拜鼓勵更多人改用公共交通
和新加坡一樣,道路越來越堵塞的迪拜也鼓勵更多人減少開車,改用公共交通,但迪拜面對的挑戰似乎比新加坡更嚴峻。
由于汽車和燃油價格明顯低廉,擁有近180萬人口,約九成是外國人的迪拜,絕大部分人是以私家車代步。
在2005年,迪拜的公交“市場占有率”只有區區6%;今年初,由于地鐵乘客量逐漸增加,公交使用率提高至9.7%,但這與當局定下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迪拜政府希望,到了2020年,公交使用率能攀升至30%,希望當中有多達一半的人會使用地鐵。
迪拜首階段啟用的紅線地鐵線自去年9月通車以來,乘客量就逐漸增加,上周首次突破2300萬人次。
地鐵乘客量翻兩番
地鐵常月平均乘客量幾乎翻了兩番,從通車首個月的不到120萬人次,激增到上月的330萬人次。
全長52公里的紅線29個地鐵站,目前有21個已啟用,其余地鐵站預計會在10月前開放。至于興建中的綠線22公里則估計會在明年8月建好。
當局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站啟用,地鐵服務會更為普及。迪拜陸路與交通管理局告訴本報,地鐵確實已開始發揮效果,鼓勵更多車主減少開車。
它說:“特別是在傍晚繁忙時段和周末,許多人改搭地鐵到購物中心休閑購物。鼓勵更多人使用公交,能舒緩交通阻塞,也有助環保及提高生產力。”
除地鐵系統,當局也擴大公共巴士車隊,開辟多條短程巴士路線,方便公眾搭巴士到地鐵站轉車。此外,主要地鐵站附近也設有大型停車場,讓轉用地鐵的駕車者免費停車。
迪拜密德塞克斯大學副教授費爾南德斯說,汽車仍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尤其是當地汽油價格相當低廉。迪拜的汽油零售價比新加坡便宜一半以上,每公升大概賣新幣六七角錢。#p#分頁標題#e#
費爾南德斯說:“阿聯酋要推廣公交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在夏天5月到9月酷熱的天氣中,乘客要如何從地鐵站走到目的地。”
國際公共交通聯合會的中東與北非辦事處主管納賽爾說,燃油價格較低并不是私家車多的主要的原因,而是當局應實施更多條例,例如限制使用道路的車輛種類,規定車子采用較環保的引擎,以及實行某種程度的收費制,以避免市區交通過于擁擠。
但他也強調,在實施這些限制之前,必須確保有一套完善的公交系統。
他說:“其實這里,人們較不愿意開車,最大的阻力是交通堵塞,這也是很多城市的共同問題。塞車會是駕車者考慮改搭公交的首要原因。”
國際公交聯合會希望,到了2025年,全球的公交使用率會增加一倍。
納賽爾相信,中東與北非區(MENA)會比其他地區更容易實現這個目標。這是因為其他地區如歐洲的公交使用率其實已相當高,因此增幅不會太顯著,但中東與北非區仍處起步階段,使用公交的人相對比較少。
全球將出現首座“零碳城市”
排放廢氣的汽車一律禁止駛入,城里的市民和上班族都是以環保的綠色交通系統代步——這是阿布扎比重金打造中、號稱全球首座“零碳城市”的馬斯達爾城(Masdar City)的愿景。
相關設備介紹:
RFID超高頻遠距離車輛稱重管理讀寫器UR5206是一款高性能的UHF超高頻電子標簽一體機,廣泛應用于停車場管理、礦車稱重管理、不停車收費、自動分揀線識別、環衛車輛管理、門禁系統、防偽系統及生產過程控制等多種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
RFID超高頻遠距離圓極化天線UA2626是一款高性能的UHF超高頻天線。可廣泛應用于倉儲進出庫管理、RFID工具管理、物流分揀、智能書架、智能文件柜、漂流書柜、檔案管理、證照管理車輛管理、智能稱重共享書柜、微型圖書館、分布式圖書館、環衛車輛管理、門禁考勤、防偽系統及生產過程控制等多種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
RFID安卓UHF超高頻八核工業手持數據終端機MT8,基于8核高性能處理器打造,結合安卓Android(不定期升級)系統, 選配條碼(一維或二維),RFID高頻(NFC),超高頻(860MHz-960MHz高性能基于IMPINJ R2000芯片深度開發)模塊,結合5.2英寸高清IPS電容觸控屏,1920*1080分辨率,標配藍牙5.0,WIFI 2.4G/5G雙頻,4G,GPS。可廣泛應用于智能工具管理、設備巡檢、資產管理、圖書檔案盤點、環衛車輛管理、服裝盤點、工業洗滌等多種移動作業場合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
RFID超高頻安卓手持PDA數據采集器是一款4核帶安卓Android7.0系統手持終端, 可選配配條碼(一維或二維),RFID低頻(125KHz),高頻(13.56MHz),超高頻(860MHz-960MHz高性能基于IMPINJ R2000(或R500)芯片深度開發)模塊,結合3.5英寸IPS電容多點觸控屏,可選配功能豐富的數據采集模塊。可廣泛應用于倉儲管理、交通物流、金融保險、制造業、零售業、能源化工業、電力行業、設備巡檢、資產管理、醫療護理、防偽溯源、產品質檢、水電抄表、服裝訂貨、移動銷售等多種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
RFID超高頻遠距離四通道讀寫器UR6258是基于IMPINJ R2000芯片深度開發的一款高性能的UHF超高頻電子標簽讀寫器,廣泛應用于倉儲進出、圖書管理、環衛車輛管理、物流分揀、智能交通、門禁系統、防偽系統及生產過程控制等多種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
以太陽能、風和生物燃料發電
這個完全以太陽能、風和生物燃料等取代石油發電的零碳城市,將規定訪客把車子停放在城外的停車場,然后乘坐全自動化的個人捷運系統(Personal Rapid Transit,簡稱PRT)前往目的地。
據知,這類外形時髦的智能電動車時速可高達40公里,在城內往來距離最遠的兩端只需大概10分鐘。它以磷酸鋰(lithium phosphate)電池驅動,每次利用太陽能充電后,可持續行駛五個小時。
乘客上車后,只需在觸屏上點出目的地,電動車便會自動開啟,它每次可容納四個大人和兩個兒童。
該系統主要是靠車頂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感應器,及路面的磁感應器來辨認方向,因此無需建有軌道,如果有人站在馬路中央,它還會自動停車。
據當地媒體早前報道,馬斯達爾城在發展初期,將有10多輛智能電動車,最終車隊有望增加到3000輛,往返至少90個捷運站,讓乘客下車后步行少于250米就能到達目的地。
此外,阿布扎比擬建中的輕軌系統也會銜接到馬斯達爾城,方便人們進出環保城。
馬斯達爾城就建在阿布扎比國際機場附近,占地約6平方公里,預計建造費需要220億美元。該工程原定2015年竣工,但由于科技上的限制和人事問題,計劃延后,預計首階段工程會在2013年成型。
待整個工程落實后,預計會有5萬人住在這個完全以再生能源供應的綠色城市里。阿布扎比希望,馬斯達爾城能成為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楷模。
此外,在阿布扎比的2030年發展藍圖下,當地政府也計劃斥資10億美元,把目前使用汽油驅動的公共交通車輛,改裝為壓縮天然氣(CNG)驅動。
請繼續瀏覽相關產品與解決方案,或點擊右邊下載: RFID讀寫器和應用方案PDF電子版彩頁